有一種愛,任勞任怨;有一種愛,堅強勇敢;這種愛,是母親對孩子的愛,也是護士對患者的愛。5月12日,護士節(jié)攜手母親節(jié),這便是“愛的二次方”,她們當中,有的人既是媽媽也是護士,“守護”是她們共同的責任。值第113個國際護士節(jié)和母親節(jié)來臨之際,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縣婦幼保健院,一起去看看護士媽媽張秀娟怎樣扮演好自己的雙重角色。
在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門診室里,護士長張秀娟正在為一名準媽媽進行電子胎心監(jiān)護。從業(yè)21年,她接手過無數孕產婦,每一次感受著胎兒調皮的律動,傾聽他們強有力的心跳聲,張秀娟依然難掩內心的激動。從事婦產科護理工作多年,見證了一個個新生命的誕生,這讓她每天都心生喜悅,用心去呵護,用愛去服務,張秀娟用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深厚的人文關懷幫助著每一個孕產婦。
云霄縣婦幼保健院門診部護士長 張秀娟說:“我出生在一個醫(yī)學世家,其實當時選擇這份職業(yè)是我爸爸幫我選擇的,當時對這份職業(yè)也比較無感,但是在我上班后,從我手中誕生了一位健康的寶寶那一刻,我突然覺得說,我的職業(yè)非常能體現我自身的價值,那一刻開始,我就非常熱愛我的職業(yè),也很堅定我這一輩子會很努力地走下去?!?/p>
身邊人對張秀娟最深刻的印象,除了她精湛的技術就是她充滿親和力的微笑。在張秀娟看來,不管對患者還是孕產婦,都要把他們當成朋友一樣,除了提供專業(yè)到位的護理、配合醫(yī)生治療外,這個角色也需要細致耐心的服務。
“作為護士,我努力學習不斷更新醫(yī)學知識,因為只有扎實的理論和技術,才能為病人、為孕產婦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,同時呢我們有親和力有愛心有耐心,當我們自己的孩子生病時,我們在醫(yī)院希望得到怎樣的護理,同理心,這就讓我們了解病人的需求,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。其實很多時候護士工作和家庭生活是沖突的,特別是孩子小的時候,孩子頭疼腦熱什么的,作為專業(yè)人員反而不能在家照顧孩子,其實心里面百感交集,感覺對孩子挺愧疚的,但是擁有這份職業(yè),你得考慮到說我是為生命安全負責,必須抱著一種“舍小家,為大家”的心態(tài),努力地工作,這個時候就是我的家人給了我很大的支持?!睆埿憔瓯硎尽?/p>
在醫(yī)院,她是患者生命健康的守護者,對工作不遺余力。在家中,她是女兒溫柔的母親,對家庭和孩子傾注心血。對張秀娟而言,身兼護士和母親雙重身份,無論哪一種,都意味著愛與責任,在她心里,患者和孩子都是她最深的牽掛。
家人的支持是張秀娟最大的欣慰,張秀娟表示,如果沒有家人的理解,這條路不會走得如此堅定。也正因為如此,作為一名護士媽媽,除了爭取時間給孩子更多的陪伴、教育以外,她也身體力行地為孩子做好榜樣示范。
“在一定程度上講,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每天言傳身教,孩子會以你為榜樣,為你驕傲。我眼中的護士職業(yè)——專業(yè)、美麗、神圣,我們會不斷充電,努力學習更先進的技術,不單單要把控好我們的臨床護理管理,還要努力地帶好我的護理團隊走向更高的臺階,以優(yōu)質的服務守護一方百姓的生命健康。”張秀娟介紹道。
從最開始的懵懂,到感受到護士的“被需要”,進而深知醫(yī)者的責任擔當,已從事21年護理工作的張秀娟從一名普通護士進階成為護士長,對護士這份職業(yè)有了更深入的感悟。
正如張秀娟所說的,她只是護理團隊中普通的一員,只是萬千護士中的一個縮影,在鏡頭背后,還有更多“白衣天使”值得被看見,他們用雙手護佑生命,無聲地詮釋著醫(yī)者大愛,默默地在崗位上奉獻著、奮斗著。讓我們一起為“白衣天使”們點贊!(方楚楚 方闐)